維摩経義疏(聖徳太子著)原文のみ

◎『維摩詰経疏』卷第中 聖徳太子[574~622]撰
上宮皇御製 弟子品第三 
明如来聞浄名有疾、遣五百弟子問疾。故因為品目也。
此品及菩薩品。別序中之第三顕徳序也。
何則如来三達[天眼通・宿命通・漏尽通]適然万機同照。
豈其不知。為遣問疾。但文殊可往。
五百声聞不堪。八千菩薩亦不能。
而猶遣者、乃是欲令諸人各陳昔日受屈。
因顕浄名之妙弁徳行無等双。是故名為顕徳序也。…
然先遣声聞。後命菩薩者。若菩薩既辞不能。則声聞無復可遣。
先命声聞皆辞不堪。即命菩薩。理無可推。自受応往。
所以先遣声聞後命菩薩也。…
第一命舍利弗。此人十弟子中智慧第一。所以第一命也。…
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者、夫論理中之宴、不必如舍利弗也。
身子既為小乗。故患世散乱、欲隠山林以摂身心。
而浄名致呵者、
若解「万境即空」、不存彼此者、何有身心而生散乱也。
若存「万法是有」、不能亡者、雖入山林。則散乱何離也。…
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者、
言、彼此倶亡、無山可入、無世可避、
是則身心不現於三界。是名為宴。
汝存彼此、棄俗入山、則身心現於三界。豈名好宴。
此句呵不能摂身心。
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宴坐者、起之言出。
智雖合空、而現有中種種威儀、無方化物。乃名為宴。
汝則、唯心自度、益物為煩。那得好宴。
此句呵不能平空有二境也。
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者、道法謂聖法。
言、雖能聖法、亦俗法中現凡夫事、随機化物。乃名真宴。
汝存、凡夫可捨、聖道可取。則成分別。那得為宴。
此句呵不能平凡聖二境也。
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為宴坐者。
二諦[真諦・俗諦]理為内。六塵[色声香味触法]為外。
言、不著二諦、不著六塵、内外双亡。乃名好宴。
汝存、六塵可棄、二諦可修。則成是非。那得好宴也。
此句呵不能亡是非。
肇法師[374~414]云。
「身為幻宅。曷為住内。万物機斯虚。曷為在外。
小乗防念故繋心於内。凡夫多求故馳想於外。
大士斉観故内外無寄也。」
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者。動之言出。
若能解「諸見即空無可捨」、亦修行三十七品。乃名真宴。
汝存「諸見可遣道品可修」、則是取相。何名好宴。
此句呵不能平真俗。
不断煩悩而入涅槃是為宴坐者。
若能解「煩悩即空無可断」、是則自証涅槃。
汝存「煩悩已断方入涅槃」、則成分別。何名為宴。
此句呵不能証涅槃方便。
肇法師云。「煩悩真性即是涅槃。慧力強者観煩悩即空。
是入涅槃。不待断而後入也。」
此中大意皆同挙是顕非。但逐事文異也。

2017年03月22日